Google日前宣布將于2019年底在其廣告管理系統(Google Ad Manager)、發行商交易平臺和廣告服務器中采用first-price auctions(廣義一價競價模式)。屆時,Google廣告的競拍會變得單一且一致,原有的“二價競價”模式下Google持有的決定性優勢也將不復存在。
在2017年便有交易平臺轉而采用一價競價模型,Google Ad Manager會成為最后一個調整為“一價競價”的主要交易平臺。
在這種競價模式中,以7美元CPM贏得拍賣的買家,為廣告位支付的實際金額為7美元減去相關費用,這種交易方式簡單透明。買方可以使用bid-shading算法來確保沒有支付過高的費用。Bid-shading已作為優化競拍決策的算法在DSP中廣泛使用,這其中也包括Google旗下的DV360。
而在之前執行的競價模式中,出價為 7美元CPM的買家,盡管同其他買家或平臺設定的底價競爭后得標,但最終支付價格并不確定。。出價價格和出清價格之間可能存在巨大差距,需要進行多輪拍賣才能最終成交。這種模式下,買方最終可能只需支付5美元CPM,但發行商最終能獲得的金額和隱藏費用為多少是不透明的。
Google產品經理Sam Cox認為,在二價競價模式下,廣告位競價需要經過多輪競拍,還需要適應不同的競拍規則。程序化廣告市場交易日益復雜,需要透明度高的一階競價模式。調整后的一價競價模式(first-price auctions)可以提升透明度,為賣方減少運營難度,幫助買方和代理機構合理評估廣告位的價值。
二價競價模式下,出價更高的買方可能會因為沒能參與到最后一輪競拍而無法勝出。例如,第一輪競拍中,出價7美元的買方甲同出價3美元的買方乙競爭,最終買方甲贏得競拍,并以3.01美元交易;但在下一輪次的Google交易所競價中,買方丙出價4美元并最終贏得競拍,而最初出價7美元的買方甲卻無法競得廣告位。在一價競價下,三種出價將同時競爭,出價最高的買方勝出。
Google選擇一價競拍意味著“last look”將不復存在。
Last look是Google給自己保留的一個特權。一次競拍結束后,Google保留“多支付1美分以贏得競拍”的特權,這有利于Google的AdWords和DSP買家提升勝出的概率,并以相對合理的價格獲得有價值的廣告位。不過這種方式引起發行商的不滿,他們想在自己的廣告棧中擁有廣告主排序的決策權。
選擇一價競拍模型意味著出版商不需要投資復雜的底價策略。
程序化拍賣有的時候缺少足夠的競拍者參與,從而難以推高價格,這也是為什么發行商更愿意使用底價策略,以確保廣告位沒有“賤賣”。Cox建議發行商提前修改其底價策略,以適應新的競價模式。知情發行商透露,Google正在開發統一的價格工具來簡化這一過程。
Google在具備端與端購買體驗的產品中仍保留二價競價的模式,比如YouTube、Google Search、AdSense for Search等。
Google會先用小部分流量測試一價競價模式,直到2019年底完全實現這一模式。
上一個:AppsFlyer
下一個:沒有資料